2018-01-04 11:12:13 by admin 4793
2017年11月4日,正值深秋,頸動脈易損斑塊成像技術及影像診斷學習班在北京亞奧國際酒店正式開始,并在11月5日下午5點圓滿落幕。
本次學習班由北京醫師協會主辦,北京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協辦,并由斑塊視界(北京)診斷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支持。
11月4日上午8:00,學習班正式開始,開幕式由安貞醫院影像科于薇主任主持,中華放射學會主任委員金征宇教授和北京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會長周純武教授先后做了開幕致辭,北京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副會長張兆琪和中華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教材編委會學術推廣部王錫萍副主任蒞臨參加,開幕式結束后,全場學員合影留念。
會上,金征宇教授談了幾點關于科研的體會:科研,要敢于去想。這跟當年胡適先生提出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中國地大物博,南北飲食習慣大不同,那么他們斑塊的病理學特征有什么區別嗎?什么因素導致這些區別的?飲食差異會不會是原因之一?這些都可以去研究,所以,大家在構思科研主題的時候,不要給自己設限。金教授關于科研的看法,給在座學員留下了很多思考空間。
周純武教授則對大家繁忙工作之中依然保持求知熱情的勁頭感到異常欣慰,他表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才能跟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保持同步。像中放會,學習班之類的活動都是一個很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其中“精品小班教學”往往精專于某個方向,并能深度探討,會很好地推動專業的發展,所以,非常值得學員的熱情參與。
課程以于薇主任講的《動脈血管壁成像的歷史回顧與展望》開始,系統全面回顧了頭頸動脈,冠狀動脈斑塊的不同成分(纖維帽,出血,脂質核,血栓形成等)的磁共振成像的發展歷程。
隨后,各位專家分別從自己所在的領域角度,闡述了關于斑塊成像技術的臨床實踐現狀和科研最新進展,還分享了很多理論來源的經典論文,給學員提供了很多業余學習的素材;課下互動環節,學員們積極提問,抓住每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
課程以MR高分辨率動脈硬化斑塊計算機輔助分析技術的上機操作結束,MRI-PlaqueView系統的操作簡單易行,能夠基于磁共振數據,對斑塊的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在助教的精心指導下,現場學員都在認真學習試用這個系統。
整體來看,學習班的課程設置全面而豐富,匯聚了影像科,病理科,神經外科,心內科,心血管病研究所等領域的專家,多方位解讀頸動脈易損斑塊,經過此次課程的學習,每一個學員都收獲滿滿。
頸動脈易損斑塊診斷技術的研究與推廣,需要業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斑塊視界(北京)診斷技術有限公司將持續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技術支持。